“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习历来格外的重视抓落实,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就抓落实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精确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足见对抓落实的格外的重视。同时,抓落实能力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增强和提高的“八种本领”“七种能力”的重要内容。抓落实,关键是要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习关于抓落实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饱含着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殷切期望,为各级领导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大领导干部要全面学习领会习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精神,深刻把握提升抓落实能力的重要意义。
提升抓落实能力是保持政治本色之必需。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朴实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一条基本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强烈的实践意识和强大的执行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从始至终保持注重落实、狠抓落实的鲜明政治品格,创造了人类政治发展史的一个又一个政党奇迹,推动党的事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习特别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虽然每一代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所承担的时代责任各异,但不变的是都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政治本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
提升抓落实能力是夯实立身之本之必需。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就没能力;这水平那水平,落不实就没水平。在“八种本领”的排序中,狠抓落实本领处于“压轴”位置,是重中之重;抓落实能力列在“七种能力”最后,表明抓落实能力在“七种能力”中起着保障作用,没有抓落实能力,其他几种能力都无从谈起。任何成绩都是靠实打实干出来的,能不能抓落实,能不能在处理问题中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发展进步,关键看有没有抓落实的能力本领。抓落实能力是领导干部干成事的关键能力所在,是衡量领导干部合不合格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最终都要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抓落实能力。广大领导干部必须把提高抓落实能力摆在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位置,不断夯实立身之本。
提升抓落实能力是确保政令畅通之必需。习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而言,抓落实就是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因此,抓落实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而是关乎党中央政令畅通的政治问题,考验着领导干部抓落实的工作上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沉下心来,抓好党中央决策的贯彻落实,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引领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真谛。但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由于抓落实的能力不够、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够有效。从表现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不注重实际、眼高手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必然要求。能否做到求真务实抓落实,不仅在于有没有求真务实之心,还在于有没有求真务实的能力。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好高骛远,满心满眼要做大事,求成心切,好大喜功,热衷“造势”,追求眼花缭乱的新概念、新说法和“高大上”的目标指标,制定的蓝图“看上去很美”,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无法转化为可执行、可实践的落地成果,雷声大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这种只仰望星空不脚踏实地的行为,既折射出党性不强、政绩观错位的问题,也是抓落实能力不够的一种体现。
不区分主次、杂乱无章。习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流支流,突出重点难点,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抓落实的一个重要方法。有的领导干部面对“既要又要还要”的艰巨任务和“一难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缺乏政治远见和大局观念,不善于进行宏观把握、具体分析,不能从众多的问题中找准难点、分清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抓工作不分轻重缓急,不会“弹钢琴”,整天忙忙碌碌、机械做事,工作杂乱无章、效率低下。这种事务主义是抓落实能力不够的突出表现。
不动脑思考、墨守成规。习强调,要“动脑子、想办法,拿出真招实招来,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一项一项抓好”。思想力决定行动力。在现实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不善思考、不会思考,做事情凭感觉,没有摆脱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的束缚,把“惯例”当玉律,自觉不自觉地沿袭老经验、老观点、老办法来解决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少数领导干部“只唯上,不唯实”,搞上下一般粗,拿一个模子去套,以为“一招鲜吃遍天”,看似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实则是生搬硬套、机械照抄。凡此种种,皆是抓落实能力不够的表现。
不注重细节、马虎大意。习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落细落小落实是方法,也是能力。但有的领导干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不注重细节、小节,粗枝大叶,片面认为一些细节小事无关大局、无伤大雅。尤其是有的干部觉得自身身处领导岗位,主要职责是发号施令、把握方向,习惯于传达一下、布置一下,只负责“传”不负责干,只需抓大事、管宏观就行了,不屑于抓细节抓小事,缺乏从细微之处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不处理问题、花拳绣腿。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抓好落实的关键。习指出:“历史总是在不断处理问题中前进的。”抓落实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落实都是花拳绣腿、都是无用功。在具体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不善于抓住问题,对工作实际情况只知道个“大概”,对工作中的明显问题、症结心中没底。有的问题可能也找到了,但如何来解决、有什么办法,却说不出个一二三,只能“再等等”“再拖拖”。还有的是浮于表面,用会议式、包装式工作抓落实,搞“新形象工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考核,做给“领导看”。这样一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善为能力不足。
不追求实效、虎头蛇尾。花开要有果,掷地要有声。干工作、抓落实都要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有的领导干部把搞形式当作“实”,认为多开会就是狠抓,喊口号就是落实,“嘴上高高举起,行动轻轻放下”,把说了当做了;有的把半截子工程当作“实”,认为“任务分解了”就是“工作完成了”,“开会研究了”就是“问题解决了”,“发文了”就是“落实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把表面结果当作“实”,习惯于按照流程把工作做一遍,偏向于当“差不多先生”,将本该“认真办好”的工作变成了“完成就好”的敷衍,把做完了当做好了。从某一种意义上说,能力不足是以上的“帮凶”。
领导干部是抓落实的关键。高质量落实,靠的是千千万万勇于担当、本领高强的好干部。必须增强“不抓落实就是失职,抓不好落实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提高抓落实能力作为终身必修课,以善作善成的真本领、硬功夫,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在思想认识上,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抓落实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学会运用政治思维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只有政治站位高了,思想上才能领会到位,行动上才能贯彻到位。这也是对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的直接检验。增强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抓落实的过程,就是把“讲政治”具体量化的过程。是不是讲政治,党性强不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是不是能坚决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定要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对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检验,从讲政治、守纪律的高度来把握,从检验忠诚、衡量党性的角度来审视,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方向感、使命感、责任感,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精准领悟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历史背景、现实问题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讲政治体现到抓落实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保证每项政策和工作落地都符合正确政治导向、拥有非常良好政治效果。增强抓落实的思想自觉。抓落实体现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抓落实能力与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觉悟了,觉悟高了,抓落实就有了动力和准星。人的觉悟,既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始终保鲜的,而是来源于崇高的理想信念,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的信念。理想信念越坚定,抓落实的态度就越坚决、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作风就越硬朗。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逐步的提升主动抓落实的精气神和内驱力。增强抓落实的行动自觉。有力的行动是最好的落实,再宏伟的目标也得靠行动来实现,再美好的蓝图也要靠执行来落地。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用行动去抓落实,再美好的梦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领导干部应当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拿出争先进位的拼劲、勇于突破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见行见效的实劲、奋发进取的冲劲,着力把抓落实融入学习生活工作之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主动行为、自主行动,真正把会议上讲的、文件上写的、方案上定的、蓝图上绘的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
在工作要求上,紧盯首善标准抓落实。标准决定水准。干任何工作,标准高,质量和效果就好,标准低,质量和效果就差。领导干部应当坚持按最高规定要求去抓落实,切实以工作的高水准体现能力的高水平。锚定最高目标。《论语》提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目标激励行动。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高起点谋划推动工作,打破“小进即满”的惰性思维、“小步慢走”的懒散状态、“小知短见”的浅薄观念、“小门独院”的封闭惯性、“小我自利”的狭隘思想,自觉把工作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标准去衡量和定位,确定目标不仅要充分挖掘潜能、提振信心,“跳起来摘桃子”,而且要自我加压、知重负重,敢于对标先进“撑杆跳”、创一流,铆足劲头抓落实,努力把工作干成标杆。把牢最严要求。要求松一寸,抓落实的行动就会落一尺、效果就会差一里。应付事、糊弄人,最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精力、资源,耽误了自己,更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贻害无穷。领导干部必须将“严”字贯穿抓落实始终,凡事严格对标对表,严抓过程效率,严控细节质量,严管纪律作风,严肃监督问责,坚决摒弃“差不多”“歇口气”“没啥事”等一切心理松懈、行动松劲、作风松散问题和倾向,切实用严要求保证工作有效落实。力争最好结果。抓落实不能只看结果、不管过程,那样可能会引起工作跑偏而无法察觉;更不能只强调过程、不追求结果或随意降低结果预期,那样可能会引起忙忙碌碌,但自己都说不清在忙什么,最后什么也没干好、没干成。抓落实抓得怎么样、“含金量”有几何,应该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去检验、以实绩论英雄。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结果为王,凡事奔着最优秀去努力,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成最佳,努力创造出更多出色的新成果、新业绩。
在思维方法上,下足绣花功夫抓落实。绣花功夫,是一针一线的“真”功夫,其精髓就是成于细、重在精。真正抓落实就应该如绣花,必须下“针”功夫,细致入微、不折不扣,追求慢工细活,讲究方式方法,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注重抓细。“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现代社会任何一项工作,精细化都是内在要求,粗枝大叶、大而化之肯定行不通。领导干部尤其要强化精细化思维,坚持定事、定人、定时、定量、定责的工作方法,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做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确保任何一项工作都精心谋划、精准推进、精细到位。突出抓常。经常抓、见常态才能把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抓抓停停,时紧时松,肯定“绣”不出好作品。领导干部必须有常抓不懈的耐心和毅力,凡是认定的目标方向、明确的工作任务,时常问一问、经常盯一盯,加强统筹谋划和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进度、解决难题,常出主意、多想办法,确保落实的方向不偏、节奏不乱、靶心不散。着力抓长。“绣花”不是取巧活,重点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很多工作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干完、干成的,不能指望今天栽树、明天乘凉。领导干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应沉下心来做事,不搞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别对于确定了的事务任务,就要坚持目标不变、频道不换、劲头不减,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锤更比一锤狠,一张蓝图干到底,脚踏实地把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在作风态度上,坚持求真务实抓落实。能力行不行,业绩来证明。抓落实,“落”是基础,“实”是关键。领导干部应当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一切工作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抓落实是一门科学,必须按规律办事。求真就是追求真理,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务实就是遵循规律,将真理运用于实践。注重实际、实事求是,是为了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领导干部必须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决、解困、解释、解气”的有解思维,坚持以改革破题解难促发展,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全面客观地研究面前的“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今后的“怎么办”,把工作落实中的明显问题摸清楚、难点矛盾弄明白、对策措施定具体,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弘扬雷厉风行的务实作风。习突出强调,抓落实“要有马上就办的意识”,“不能有拖延症”,特别是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良弓在手,贵在速发。雷厉风行抓落实,关键在早发力、快发力,抢时间、抓机遇。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见微知著的敏锐眼光,准确判断时与势、危与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条件,尽快把部署变成行动。强化敢作善为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本分。履职尽责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敢作敢为,但也不能只凭胆子、不动脑子的胡来硬干,只有敢作善为方能有所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谋划推动工作,学会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统筹把握时度效,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综合施策,把握好工作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小小说丨破了“常规”
下一篇:雅高瑞享酒店圣诞季:灿烂盛宴暖心启幕
雅高瑞享酒店圣诞季:灿烂盛宴暖心启幕
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岷县:秸秆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安徽省展开2024年第四批农机补助产品自主投档作业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动力职业:蔚来1000km+试驾成功,半固态电池加快验证 创始证...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对环保逐渐重视,这也直接引发了人们对粉碎机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变...
中新网西宁9月25日电 题:青海“东大门”民和:玉米秸秆“变身”山区民众“致富草” 九...
联系电话:13938276101
联系QQ:2307492325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孝义街道龙尾工业园区
木材粉碎机
树枝粉碎机
菇木粉碎机
营业执照公示Copyright © 2021 infocn@fun88angel.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5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