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白洋淀雁翎队使用的大抬杆枪,现存于安新县雁翎队纪念馆内。这件文物系原雁翎队队员捐献。
在今天的安新县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内,展出有一条布满岁月痕迹的小木船,船帮里固定着两根黑色的大铁管,这就是当年白洋淀游击队员使用过的武器。纪念馆工作人员朱昆仑和记者说,这种武器有一个响亮霸气的名字:大抬杆。
这种没有扳机,没有膛线的“枪”令人惊讶,更让人惊讶的是,八路军游击队用大抬杆取得了辉煌战果。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将记者思绪拉回到了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
大抬杆的主体是一根长2.5米的大铁管,在铁管尾端有一块较厚的护木,用一圈铁箍将其固定,这一个位置近似于“枪托”。在大铁管尾端,有一个铜钱大小的孔,在这里放引信。
铁管笨重,使用时需多人抬起,所以得名为“大抬杆”。在水上使用时,有专门放置大抬杆的小船,人们称之为“枪排子”,这种小船只有三米多长,能容纳两到三人。这类小船是大抬杆的“搭档”,战斗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
因为火药装填不便,在战斗时,大家总结出了经验,在一只小船上固定两根大抬杆,可以轮流发射,增强杀伤力。馆内的一张图片展示了这种双管大抬杆的使用方法:一人坐在船尾,两手趴在大抬杆尾端准备点火,他身后有一个肌肉结实的队员推船变向。
2003年安新县在筹建纪念馆时,本地民众将雁翎队当年使用过的枪排子和大抬杆捐出,这就有了我们正真看到的文物。
大抬杆本来是白洋淀渔民打水鸟的火枪,是民间自制的土枪。在晚清时代,一些地主看家护院也会使用这种火枪。这种火枪的原理和中古时期的突火枪差别不大,属于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在热兵器时代早已被军队所淘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横行冀中,他们装备了三八式步枪、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敌人的武器精良、射程远,杀伤力大,白洋淀游击队的武器主要使用的还是黑火药,和对方武器差了整整一个时代。
敌强我弱,不屈的河北儿女奋起反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那么,这支队伍是怎么样去使用大抬杆、枪排子消灭敌人的呢?朱昆仑对记者做了“揭密”。
日寇侵占白洋淀后,为避免民间武装反抗,他们打着献铜、献铁的幌子,强迫百姓交出手中的土枪土炮。这等于断了大家的生路。敌人的烧杀抢掠激起了大家的愤怒,1939年,安新县委动员大家参加游击队,当即就有20多个猎户报名,大抬杆就是大家使用的主要武器。
朱昆仑说:“大抬杆的长度一般为2.5-3米,使用时,大家在铁管内填充三四两火药,再加上一两斤的铁砂或枣核钉。点燃引信后,黑火药爆炸产生的能量,会推动铁砂四散飞出,由此形成杀伤力。铁砂会呈扇面飞出,在50米的距离内能穿透人体或木船船板。如果铁砂击中要害部位,敌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毙命。没被击毙的敌人,也会在体内留下几十枚铁砂。游击队最初成军时,大抬杆能不能打死敌人,这件事大家心里也没底。”
第一次战斗时,几十位游击队员在芦苇荡后埋伏,途经此地的敌人还在欣赏风景,殊不知,死亡的气氛已经悄然笼罩。芦苇荡中一声令下,水面上的敌人面面相觑。就在那一瞬间,几根大抬杆同时开火,空中腾起阵阵黑雾,喷薄而出的铁砂让敌人没有安全死角躲避,爆炸声喊叫声打破了寂静。等到鬼子援兵到来时,游击队员已悄然撤退。此战树立了大家的抗日信心。
战后,船队排成人字形“队列”,酷似天上的雁阵,在大抬杆引信处还有几根雁翎防潮,曾任新安(辖区属于今安新县)县委书记的侯卓夫,就给这支队伍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雁翎队(原为雁翎班,人数增加后称为雁翎队)。
第一,这种武器有效射程太短,只有50到100米。第二,武器本身太笨重,填充火药的速度太慢,如果敌人回过神来反击,那将导致非常严重后果。第三,武器受气候影响太大,如果阴雨天气造成火药受潮,那杀伤力将大打折扣。
为了取长补短,队员们也积累出了战斗经验,作战时,怎么排兵布阵,谁打机枪手,谁打掌舵手,都有了明确分工。加上成熟的情报系统,敌人在明处,游击队在暗处,雁翎队几乎每战都有收获。
1941年,恼羞成怒的敌人出动大批汽船,封锁芦苇荡,妄图困死雁翎队。队员们生啖鱼虾,忍着水面的潮气和蚊虫叮咬,没有人叫苦叫累。老乡们划着船绕开敌人的封锁,给他们送来粮食,铁骨铮铮的汉子感动落泪。
从1939年成军到1945年敌人投降,雁翎队作战70余次,毙伤俘虏敌人近千人,而队员只有8人牺牲,这样的战损比,创造了抗战时期的奇迹。队伍也从20多人发展到了120多人,战士们的装备得到了提升,最后被编入了八路军主力团。
抗战时期,因为有了雁翎队的存在,让敌人从天津经河汊过白洋淀再到保定的航运始终不得安宁。这支游击队的存在,牵制了大批敌军。他们不光在水上打游击战,也会主动出击,拔据点除汉奸,1945年还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县城。
主席听闻雁翎队抗日事迹后,饶有兴致地称呼他们为“荷叶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朱德两位元帅来白洋淀一带视察,还专门接见过雁翎队的队员,高度赞扬他们打击日寇的勇气。
雁翎队的战斗故事令人感动,抗战时期,以河北安平人孙犁为代表,以白洋淀抗战故事为基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荷花淀派”,雁翎队的的故事成了他们记录、书写的内容。包括《荷花淀》在内的一些小说,被选入了学校课本,激励教育着广大中小学生。
为了铭记抗战英烈,教育启迪大众,安新县在2003年建成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场馆坐落于白洋淀景区内,以丰富的史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向人们再现了雁翎队机智勇敢打击日寇的光辉战斗历程。
纪念馆党委书记周双全说:“纪念馆每年都能迎接100多万名游客,纪念馆和白洋淀景区相得益彰,成了大家感受红色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打卡地’。近些年,为了提供更好的参观、服务环境,纪念馆进行了升级改造。”
今天的白洋淀,碧波荡漾荷香扑鼻,抗战烽烟已远去78年,但是英雄的故事依然在此流传,英雄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继续奋斗,前进。
上一篇:枣庄点林成金“碳”出新路
下一篇:雅高瑞享酒店圣诞季:灿烂盛宴暖心启幕
雅高瑞享酒店圣诞季:灿烂盛宴暖心启幕
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岷县:秸秆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安徽省展开2024年第四批农机补助产品自主投档作业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动力职业:蔚来1000km+试驾成功,半固态电池加快验证 创始证...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对环保逐渐重视,这也直接引发了人们对粉碎机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变...
中新网西宁9月25日电 题:青海“东大门”民和:玉米秸秆“变身”山区民众“致富草” 九...
联系电话:13938276101
联系QQ:2307492325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孝义街道龙尾工业园区
木材粉碎机
树枝粉碎机
菇木粉碎机
营业执照公示Copyright © 2021 infocn@fun88angel.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5216号